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长安汽车甩不掉油车尾巴-当前快看

时间:2023-05-03 04:54:36 来源:ZAKER财经 分享至:

文 | 探客出行,作者 | 廖鸿杰,编辑 | 蛋总


(相关资料图)

要说车企高管谁最 " 凡尔赛 ",非长安汽车(简称:长安)董事长朱华荣莫属。

本以为 2022 年业绩惨淡的长安,没想到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。

近日,长安发布 2022 年年报,数据显示,2022 年长安实现营收约 1212.53 亿元,同比增长 15.32%;归母净利润约 77.98 亿元,同比大增 119.52%。

同时,从销量来看,长安 2022 年总销量约 234.62 万台,同比增长 1.98%;其中,自主品牌销量约 187.46 万台,同比增长 6.83%,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约 27.12 万台,同比大增 150.06%。

销量增速低于营收增速,更是远低于利润的增速,显然,长安的单车售价和单车利润有明显的提升。但更让人意外的是,长安在 2022 年的销量居然没有下降。

在 2022 年 11 月举办的 "2022 年中国汽车论坛 " 上,朱华荣公开表示," 缺芯贵电 " 问题对汽车产业链的生产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,致使长安在 2022 年的 1-9 月里损失了 60.60 万台产量。

为此,朱华荣还公开喊话,建议国家层面打击个别企业原材料囤货与炒作的行为。

图 / 界面财联社

过去的 2022 年里,多少车企或汽车品牌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,尤其是那些 " 含着金钥匙 " 的国有汽车集团。

作为四大国有汽车集团之一的长安,在过去的 2022 年里,哭得最惨的是长安,业绩最好的也是长安。长安怎会如此 " 割裂 "?让朱华荣痛失 60 万产量的是什么?让长安净利润翻倍的又是什么?

自主 " 崛起 ",合资 " 退场 "

合资品牌赚钱,自主品牌亏钱;老品牌赚钱,新品牌亏钱;燃油车赚钱,新能源亏钱。这在传统车企向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中似乎成了一条铁律。

尤其是对于有着国资和合资优势的头部大车企而言,一汽、东风、上汽、广汽、北汽 …… 皆是如此,唯有长安是个例外。

也许这正是让长安深感自豪的一点,在过去 10 年里,随着自主品牌在 SUV 市场中一路攻城拔寨,长安凭借着 "CS 系列 " 成了自主品牌的 " 骄傲 ",更是打破了 " 国企自主品牌不行 " 的魔咒。

在燃油车出现 " 拐点 " 的 2022 年,长安用一份不错的业绩打了 " 拐点论 " 者的脸。

年报数据显示:2022 年长安实现营收约 1212.53 亿元,同比增长 15.32%;归母净利润约 77.98 亿元,同比大增 119.54%。同期,长安在 2022 年总销量约 234.62 万台,同比增长 1.98%。

其中,自主品牌销量约 187.46 万台,同比增长 6.83%;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约 27.12 万台,同比大增 150.06%。

「探客出行」整理长安近五年的业绩和销量数据发现,长安的营收规模从 2018 年的 662.98 亿元一路攀升至 2022 年的 1212.53 亿元,累计涨幅达 82.89%;而同期的汽车年销量则从 2018 年的 213.78 万台略增 9.75% 至 2022 年的 234.62 万台。

虽然长安的销量在 2019 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,但似乎并没能妨碍营收的持续增长。

即便是到了大浪淘沙的 2023 年,长安在几大国有车企之中依然挺能打。

2023 年一季度,长安实现总销量约 60.78 万台,同比下降了 6.71%。其中,自主品牌销量约 51.85 万台,同比下降了 2.06%。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继续攀升至 85.31%,比 2022 年的整体水平提升 5.41 个百分点。

对比乘联会同比 13.40% 大跌的一季度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看,长安算是跑赢了大市,稳住了阵脚。尤其自主品牌,虽然销量下降了 2.06%,但自主品牌的销量占比却相较于 2022 年的 79.90% 上升了 5.28 个百分点。

自主品牌的上扬,也就意味着合资品牌的下行。对于长安而言,由于标致雪铁龙的 " 退场 ",如今支撑着长安合资品牌的也就只有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了。

2023 年一季度数据显示,长安福特销量约 4.48 万台,占总销量的 7.37%;长安马自达销量约 1.39 万台,仅占总销量的 2.29%。

然而从 2022 年看,长安福特的销量占比还有 10.70%,同时长安马自达的销量占比为 4.43%。若是结合近五年的产销数据可发现,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这两大合资车的销量占比已经从 2018 年的 25.45% 下跌到 2022 年的 15.13%,到了 2023 年一季度仅有 9.66%。

显然,合资车的销量占比正在加速下行。

在长安的品牌布局中,合资车福特和马自达的售价,更是明显高于长安的自主品牌。按照全行业的经验看,合资车的利润应该是远远高于自主品牌。

但长安又成了一个另类,合资车型的销量占比逐步下降,自主品牌继续上扬,长安竟然会迎来营收和净利润的双丰收。是自主品牌降本抬价了吗?还是说长安已经开启合资车企 " 躺赚模式 "?

新能源 " 折臂 ",新品牌 " 乏力 "

从合资品牌垄断到自主品牌突围,长安做出了国有车企的榜样。但从燃油车到新能源的赛道切换,长安似乎还处于挣扎徘徊的阶段。

在《长安的新能源焦虑》中,我们就讲到了长安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起步遇阻的问题。如今,半年时间已经过去了,新上市的阿维塔并没有交出让人满意的成绩,早先阿维塔一步的深蓝汽车似乎也陷入了 " 僵局 "。

「探客出行」从懂车帝获悉:深蓝 SL03 车型自 2022 年 8 月开始交付以来,至今 8 个月累计销量约 4.42 万台。而自 12 月开始交付的阿维塔 11 车型,4 个月时间只卖出 5663 台。

图 / 懂车帝 APP

从月度细分数据会发现,深蓝汽车从 8 月交付开始,销量开始一路攀升,到 12 月实现单月 9,094 台的成绩。随之便急转而下,到 2023 年的 2 月只卖了 4,103 台,相比于 2022 年 12 月单月近万台的销量可谓是 " 膝盖斩 " 了。

3 月深蓝 SL03 车型虽然也出现了超 100% 的环比上升,但这背后的代价却是 4.2 万元的综合补贴。这让原本定价就只有 17.19 万到 22.19 万元的深蓝 SL03 车型(除氢电版),在刚上市不久就再打了个八折。

如此自伤品牌之举,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图 / 长安深蓝官方微信公众号

而众星捧月的阿维塔 11 则依然处于 " 不温不火 " 的尴尬爬坡阶段。

当然,如果说两大新能源品牌销量的不尽如人意是因为,深蓝和阿维塔都是长安在 2022 年推出的新品牌车型,我们不妨看看上市更早的长安 Lumin 和奔奔 E-Star 新能源车型表现。

「探客出行」从懂车帝获悉:长安 Lumin 车型自 2022 年 5 月开始交付以来,11 个月实现累计销量约 8.37 万台;奔奔 E-Star 在过去的一年里累计实现 8.13 万台。

图 / 懂车帝 APP

看似销量表现都差不多,实则分化已经非常明显了。

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看,曾多次月销破万的奔奔 E-Star 到 2023 年 3 月的销量已经是极为惨淡。而在 2023 年 1 月销量环比跌幅达 66% 的长安 Lumin 在两个月后再次实现月销过万。

长安 Lumin 的销量回暖,似乎和深蓝 SL03 的打法类似,也是通过降价来实现。

我们对比四款车型的售价发现,销量还不错的长安 Lumin 和奔奔 E-Star 则是靠着 10 万元以内的低价走量车。即便是将售价拉到 70 万的深蓝 SL03 车型,如今也是靠着 15 万的性价比优势立足市场。

可见,长安在新能源汽车上虽然很努力,但目前效果还不太理想。

单一新能源汽车品牌,10 万级别的年销量,大部分还是售价低的赔钱买卖,显然不是长安所愿意看到的。

结语

作为四大国有汽车集团之一的长安,用不赚钱的性价比路线,硬是阻挡住了高溢价的合资品牌入侵,更是没有像其他国有汽车厂商那样 " 跪舔 " 合资品牌。

将售价更高、利润更厚、品牌更大的合资车 " 踢出 " 市场后,长安的营收和利润不但没有下降,反而迎来了双丰收,但从长远来看,固守燃油车并不符合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势,尤其是有悖于国内的 " 双碳战略 "。

此外,自主品牌油车持续向好的业绩,还会挤压新能源的投入。

毕竟一个是卖得好,还能赚钱,一个是卖得差,还在砸钱。对于一家企业而言,出于对经营风险的考虑,继续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或许还存在着一定的决策压力。

这就如同,中国汽车工业的过去 30 年,发展自主品牌吃力不讨好,大搞合资办厂躺赚还舒服。

3 月底,《中证报》报道:长安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" 长安深蓝 " 或将更名为 " 深蓝汽车 "。对此,长安官方给出的回应是:" 长安深蓝改成深蓝汽车,是为了让品牌更清晰,其他没有变化。"

显然,一边是新能源后劲不足,一边是自主品牌燃油车的继续扛大旗。长安似乎是在担心发力燃油车时,让人误以为长安新能源 " 不行 ",进而将 " 长安深蓝 " 升级为 " 深蓝汽车 ",在面向市场的营销层面上,尽可能地摘掉 " 长安 " 的帽子,让其独立建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品牌。

至于,朱华荣的痛失 60 万产量,显然说的不是少卖了 60 万长安汽车,而是少卖了 60 万长安的新能源汽车。

无论是自身的决策失误,还是外部的市场干扰,既然已经错过入场时机又无法挽回,那只好在稍有起色的自主燃油车品牌上继续发力,从而 " 被迫营业 " 多卖了 60 万台燃油车,以此来平衡得失,维持经营。

这或许正是长安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转型中让朱华荣最头疼的事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非空调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